近年以来,郑州市公安局党委、纪委将两个责任真抓实做扛在肩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严管厚爱并重、严格管理为先”的工作理念,把建立完善长效从严管理机制,作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有效途径,创新建立六项公安机关反腐倡廉长效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了具有郑州公安特色的干部清正、班子清廉、队伍清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清三不”廉洁从警环境。
一、拓宽渠道,建立公安机关违纪问题线索集中管理机制。畅通线索受理渠道,对民警违纪问题线索实行统一管理,实现线索管理规范化。第一,紧盯“四风”问题新形式,抓住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步步推进,持续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检查活动,从严查究各类民警违纪问题线索。第二,把巡察融入到审计监督工作中,每年度对30个直属分局全部开展一次巡察、审计监督,完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审计、涉案财物审计以及小金库专项治理等审计项目,推动政风警风持续向好。
二、抓早抓小,建立公安机关廉政谈话约谈机制。把关口前移、早打招呼,作为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关爱民警的根本举措。第一,制定出台《郑州市公安机关廉政谈话约谈函询制度实施细则》,建成郑州公安清风茶室,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沈庆怀同志,带头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第二,各级党组织积极召开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会等各类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第三,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组织召开各级各类民警廉政谈话、谈心会,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第四,根据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由市局纪委书记、副书记分别约谈相关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和副职领导干部,针对监督工作中发现的轻微违纪问题,主动问责诫勉谈话。
三、严格执纪,建立公安机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通报机制。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第一,严格核查民警违纪问题线索,对一般性违纪问题给予党政纪轻处分,对严重违纪者、涉嫌违法犯罪者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第二、配合上级机关严肃查处了“皇家一号KTV”、“红馆KTV”严重涉黄案件和“4.16”涉赌系列案件,市局纪委直接组织查处的“温馨港湾”涉黄会所追责案件等3起案件被评选为“郑州市纪检监察优质案件”,受到全市通报表彰。第三,每季度选取郑州市公安局10起违法违纪典型案例,拍摄制作《利剑》系列警示教育片,在全市公安机关巡回播放,案件通报不留情面,实名曝光,不遮丑、不护短。真正起到“通报一案、教育一片”的警示震慑效果。
四、上紧发条,建立公安机关廉政教育提醒制度。建立廉政短信提醒制度,在每周周末和重要节点前向各单位3千余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其次,建立廉政教育网络提醒制度,先后开通“清风郑州公安”廉政教育微博、微信平台。第三,建立廉政教育专家提醒制度。部署开展《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等学习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廉政知识测试活动,定期邀请省、市纪委来人为领导干部专题授课。第四,建立廉政教育日常提醒制度。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墙、廉政谈话室、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活动,市公安局投资近300万元,年内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建成总布展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郑州公安廉政文化警示教育基地”。
五、奖惩罚劣,建立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建设考核机制。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出台《郑州市公安局从严管理暨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将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公安工作整体绩效考核,坚决落实与公安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考核要求。第二,组织全市公安机关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洁从警承诺书》,层层传导压力,形成“责任链条”。第三,奖优罚劣体现公平。考核评选了2015年度12家2016年度10家、共22家反腐倡廉建设先进单位,同时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机制,凡是队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对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实行离岗培训,把“一岗双责”责任追究落在实处。
六、强化监督,建立公安机关廉政档案管理机制。把科级领导干部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坚决筑牢“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是不称职”的思想共识。第一,制定《郑州市公安局科级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分市局、分局两级健全完善了近3千名科级干部的廉政档案。第二,建立廉政档案查阅使用机制。第三,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监督、建立机制,有力提升了干部队伍严守纪律的自觉性。 (郑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