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丨让警示教育成为去腐生肌的“灵丹妙药”
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2024-04-09 17: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深刻总结案例中的教训,找出制度漏洞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着重要作用。只有用好用活警示教育这剂去腐生肌的“灵丹妙药”,才能让更多的党员干部避免重蹈覆辙,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警示教育要“触及灵魂”。选好用活典型案例,对照镜子精准“画像”。画像”越精准,问题暴露得越彻底,越能触及灵魂。要坚持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针对不同群体,侧重选取本单位、系统、领域相关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把纪法教育与警示教育紧密结合,采取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零距离”旁听庭审、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教育路径多样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警示教育要“入脑入心”。不难发现,腐败官员落马在很多“忏悔录”提到“法纪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不懂法”“政治信仰缺失”成为一个高频词。实际工作中应把警示教育与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在党性教育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在廉洁教育中,要以深入学习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的纪法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让党规党纪真正入脑入心。常态化开展廉政党课,注重培育廉洁文化,积极宣传清廉理念、清廉典型,持续放大廉洁文化教育引导、激励浸润作用。

警示教育要“警钟长鸣”。对于警示教育不能只提要求、不抓落实,不能满足于把材料一发,警示片一看,就觉得完成任务、万事大吉。还应深刻剖析案发原因,对照问题检查,针对自身岗位整改,防微杜渐、切忌浅尝辄止。警示教育根本上是思想工作,重在常抓常新,潜移默化。形势在持续变化、问题也不断更新,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在教育形式、内容上求创新,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求突破,增强警示教育震慑力,才能让警示教育成为去腐生肌的“醒脑良药”。

纪律是最好的“护身符”,守纪是最好的“安神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不能有丝毫懈怠,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与谨慎,各级党政机关要上好警示教育这堂党性必修课,让严管和厚爱有机结合,将厚爱寓于严管之中,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方能收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良医治于未病”的功效。(惠济区纪委监委 王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