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案件质量评查报告指出的问题直击要害,暴露出我们在办案程序规范性上的短板。我们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全面加强办案全流程管理,快速实现案件查办质效双提升。”新密市某乡镇纪委书记在片区案件质量分析会上郑重表态。
今年以来,新密市纪委监委不断优化完善“片区协作+提级审理”工作机制,构建起“资源整合、流程再造、能力升级”的基层办案质量提升体系,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专业指导,推动基层案件办理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
构建片区协作机制,破解基层办案难题。针对乡镇纪委力量分散、业务能力不均衡等问题,将全市划分为4个联合办案指挥协作区,分别从所辖乡镇纪委抽调业务骨干成立4个审理小组,审理小组对区域内的案件进行集中会审,既帮助解决乡镇人员少、查审分离难等问题,又让各乡镇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截至目前,累计联合审理案件13件,整改共性程序问题37个。同时,创新实施“双审制”,要求所有乡镇自办案件必须经委机关审理室复审,已复审案件26件,退回补充调查3件,有效过滤证据瑕疵。
健全质量管控体系,夯实案件办理基础。制定乡镇纪委、派驻机构案件质量提升计划,配套出台乡镇纪委、派驻机构案件办理谈话函询、初核等模本卷,全面规范办案程序。建立“三色预警”管理制度,对临近时限案件亮黄灯提醒,对程序瑕疵案件亮橙灯警示,对质量问题案件亮红灯督办,累计发出预警通知5份。实行案件质量“双跟踪”机制,既跟踪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又跟踪以案促改成效,推动财政、卫健、公安等单位完善制度9项,开展专题警示教育6场次。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锻造基层办案铁军。实施“青蓝接力”人才培养计划,遴选12名办案骨干与13名青年干部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跟案指导、模拟演练等方式开展“沉浸式”培养,以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线索研判、谈话突破、证据固定等业务能力。组建案件审理研讨班,围绕典型案例、共性问题,定期组织开展面对面交流学习,持续提升案件办理的规范化水平。
基层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新密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片区协作机制改革,加强对乡镇纪委和派驻机构的指导和培训,不断强化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推动基层案件办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新密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