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长沙阡陌纵横的稻田边,湿润的风裹挟着稻苗的清香沁入肺腑。眼前嫩绿的稻秧在晨光里舒展腰肢,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点缀其间,这幅水墨丹青般的田园画卷,恰似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我记忆深处的时光宝盒,那些尘封的年少往事,如潮水般奔涌而出。
我的家乡在河南信阳,那里的稻田与长沙虽相隔千里,却有着血脉相连的默契。同样是小桥流水蜿蜒其间,同样是微风拂过时稻浪翻涌的韵律。望着眼前这片葱茏的稻田,恍惚间,家乡那片广袤的土地、熟悉的田埂与院落,在重叠的光影里渐渐清晰,那里承载着我最纯真的童年与最温暖的回忆。
在信阳的乡村,稻田是四季更迭的忠实记录者。春日里,沉寂一冬的土地被鸟儿的啼鸣唤醒,农人赶着健壮的水牛,在泥泞的田里来回穿梭,翻耕出松软的沃土,新泥的芬芳在空气中飘散。夏日的稻田宛如绿色的海洋,稻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肆意生长。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稻田,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傍晚时分,蛙声此起彼伏,我们坐在自家小院里,枕着稻田里的阵阵蛙鸣,数着天上闪烁的繁星,听长辈们讲述那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待到金秋,稻田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金黄的稻穗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而当冬日来临,稻田归于宁静,一层薄薄的白雪为它披上银装,宛如一片梦幻的银色世界,静谧而安详。
如今,我离开家乡,在郑州日夜奔忙,已经疏远了那片熟悉的稻田。这次有幸来到长沙参加乡村振兴培训班,得以重新亲近稻田,再次感受到它的生机与魅力。
风起稻浪涌,心随使命坚。从长沙到信阳,从信阳到郑州,跨越的是地理距离,不变的是“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初心。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的“责任田”不在田间地头,却连着千家万户;不产粮食蔬菜,却守护着政策的“养分”能否直达根系。未来,我要把稻田一直放在记忆的深处,把对“三农”的深厚情感转化为监督执纪的强大动力,在郑州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既当“护航员”——让每一项惠农政策都如春雨般精准滴灌;也做“播种者”——把纪律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清风正气浸润每一寸土地,让丰收的喜悦不仅写在稻穗上,更刻在农民群众的笑脸上。
此刻,坐在从长沙返回郑州的高铁上,在昏黄的夕阳里,我仿佛看到了郑州乡村的明天:田更绿、水更清、村更美,而我们将如田间的守望者,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的生机与希望——这,就是纪检监察干部对“国之大者”最质朴的回应,也是对“人民至上”最生动的诠释。(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 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