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之前村里干部的违纪事实,我的内心深受震动,我们作为基层村干部,一定要严格遵守‘三资’管理规定,决不能逾越纪律红线。”在中牟县韩寺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后,东营村支部书记刘志峰感慨道。
为持续深化基层正风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中牟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集中开展以案促改,通过警示教育、问题查摆整改、建章立制等环节,打好“组合拳”,力促“三资”管理以案促改工作见成效。
提高认识,警示教育鸣警钟
“以上三起典型案件教训深刻、发人深省,警示我们要自觉拧紧思想的螺丝,以案为鉴,及时自我反思、自纠自查,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把好权力关,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中牟县官渡镇党委书记段长海在官渡镇“三资”管理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上提出要求。
此次以案促改开展以来,中牟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活教材”作用,要求全县14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利用村“两委”换届节点,围绕通报的典型案件以及近年来本辖区发生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结合自身实际,扎实深入推进以案促改,为基层党员干部上好“廉洁第一课”,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方法,真正起到惩处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从根本上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现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乡镇(街道)共开展警示教育199次,接受警示教育8322人。
查摆剖析,找准症结改到位
“共排查白条列支问题8笔,涉及金额3万余元;应入未入固定资产5项,涉及金额3.2万元;工程项目管理问题3件,涉及金额25万元;审查经济合同160份……”中牟县东风路街道根据县纪委监委列出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对号入座、深入查摆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详细的问题清单。
为保证以案促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牟县纪委监委明确财务资金列支不规范、资产资源管理不严谨、项目列支程序不合规、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等4项排查重点,督促全县各乡镇(街道)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深入查摆“三资”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查摆剖析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挂账督办,确保逐项整改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共查摆问题44个,制定整改措施53项。
标本兼治,建章立制管长远
“从前村里的印章使用登记信息不全,有时候擅用印章也不容易发现,出现问题不易追溯,现在制定印章管理办法后,印章使用更加规范了,有效遏制了‘关系章’‘空白章’等乱象,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根本利益。”说起新制定的印章管理办法时, 大孟镇土寨村支部书记张会杰表示很有必要。
在中牟县纪委监委的督促指导下,各乡镇(街道)深入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查摆剖析情况,对照问题台账及整改措施,联系工作实际,对现有制度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及时查漏补缺,优化完善,共修订《青年路街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细则》《刁家乡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17项规章制度,新建《关于印发大孟镇村级印章管理办法的通知》《刘集镇人民政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细则》等9项规章制度,有效提高了制度执行力和约束性,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章可循、规范运转。
(中牟县纪委监委 || 编辑 李先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