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纪委采取日常检查、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三问”“三看”“三查”“三访”的回访问效工作方法,将群众满意指数作为评价工作履行的重要标准,全面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成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抓实“三问”。深入乡(镇)、办事处等单位,扎实开展回访问效,坚持做到“三问”,即:坚持党政领导班子必问,问领导干部是否履行“一岗双责”,反思剖析工作是否安排部署;坚持干部职工必问,问工作安排部署是否落地落实;坚持服务对象必问,问群众对反思剖析工作是否知晓,有无意见诉求。同时,结合一级廉政风险岗位抽查审计工作,协同财政、审计等部门,认真研判各单位廉政风险点的梳理排查、防控措施是否实用有效,切实把典型案例成果转化为系统防治“微腐败”的有效措施,推动典型问题整改由点到面。
抓牢“三看”。针对通报曝光的发案单位,以及权力相对集中、项目资金较多的国土、规建、发改、财政等5家单位,实行“三看”工作机制,即:看“案件通报”,在其管理范围内是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全覆盖通报;看“警示教育”,是否充分利用典型案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看“反思剖析”,是否深入查找“微腐败”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发案原因,以及教育监管、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缺失。
抓细“三查”。针对卫计、环保、交通等4个群众关切的民生部门,重点跟进问题整改,通过“三查”精准发力,促进整改到位。即:查“整改方案”,看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看责任是否落实到人,看整改时限是否明确;查“问题台账”,看是否建立问题台账,是否分类开展处置,动态管理;查“整改公开”,看是否直面问题,全面公开,接受监督。
抓好“三访”。及时关注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推动有关党组织、单位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后期教育管理,按照受处分人员的错误性质、处分类型、处分期间个人表现等不同情况,分类开展“点穴式”谈心谈话,落实“三访”机制,即:面对面与受处分人员谈话,访其对所犯错误的认识是否到位;向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进行了解,访其目前现实表现是否良好;访受处分人员所在党组织常态教育监管机制运行情况,防止重处分、轻教育管理等问题,全面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新密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