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汜水廉园”
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1-06-25 17:29:27
字体大小:【
分享

“汜水廉园”位于荥阳市汜水镇南屯村的饮马沟景区内,园内建造由数字开头的廉政成语故事牌,展现古代廉吏故事,使参观者深切感受中国廉政文化。

 

汜水廉园

进入“饮马沟”景区,沿着宇明大道前进300米处,有一座别致的小园,叫“汜水廉园”。大门均采用青砖原木和茅草结构建造,设计以质朴为主,给人以清贫乐道、返璞归真之感。

 

二不尚书

明朝范景文,万历进士,历任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等要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常登门相求,均被范景文一一谢绝,并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的告示,以明心迹。范景文诚信为官,清廉一生,获得“二不尚书”的美称!

 

三汤巡抚

清朝汤斌,顺治进士,任江宁巡抚时,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在生活上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蔬菜豆腐汤佐食,因而百姓送他一个“三汤巡抚”的雅号。当时流传着“三汤巡抚赞”:日食“三汤”本姓汤,心怀美德自然香。为官甘吃人间苦,乐得万民享福康。

 

四知先生

东汉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调任东莱太守路经昌邑时,昌邑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深夜以10斤黄金相送。杨震不受,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四知拒金”的故事从此千古流传,后人称其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

 

五代清郎

袁聿修生于五代乱世年代,朝代更换十分频繁。而袁聿修为官63年,历经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五个年代。无论朝局如何变化,袁聿修都恪守为百姓办实事的原则为官,在每个朝代,袁聿修都被皇帝赞赏有加。也因此,袁聿修获得了“五代清郎”的美名。

 

  正气亭

“一身正气无情面,两袖清风有誉声。”是对为政者为政持正、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精神品质的深刻写照。

(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