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是监督别人的,谁来监督纪委?这被称为“岐山之问”。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召开前夕,一部名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专题片给出了直观的回答。专题片以现实案例为参照,以忠诚、干净、担当为主线,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系统狠下决心“清理门户”、防止“灯下黑”的历程,展示了纪检系统加强自我监督的坚强决心和打造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反腐铁军的坚定信念。这部影片对我触动很大,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只有具备正气、节气、锐气、底气的纪检监察干部才是一名合格纪检监察干部。
锤炼党性,有正气。反腐败工作是一项光明正大的事业,是一项正义的事业,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是一场绝不能输的政治斗争,绝不能打和牌,更不能纵容放任。作为执纪监督者,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只有把党性时时高举“头”顶、把宗旨牢牢深烙“心”里、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才能坚决惩腐肃贪,坚决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在正风肃纪中,放弃监督就等于纵容,选择沉默就等于包庇。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对乱作为、不作为的,要抓典型、严整治;对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要执铁规、出重拳;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的,要动真格、零容忍。面对矛盾问题,要敢于迎难而上。在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进程中,需要啃的硬骨头还有很多,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督战者,必须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问题的终结者,不能做问题的传递者,更不能做问题的制造者。
涵养德性,有节气。立世“德”为首。有德方可安身处世,有德能增行事气节。唯如是,才能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身处逆境中、高压强权下、名惑利诱下、民族危亡前四种境况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气节。在当前思想浮躁、物欲横生的复杂环境下,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赋予了执行纪律的权力,受到名惑利诱无处不在,所以更应坚守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更应常反省、常自新,以“日日弹尘,天天洗脸”的精神,清理思想污垢,坚守心灵清洁,修身立德,砺炼品德,砺炼品质,经受住各种考验。
锻炼身性,有锐气。“有能才有为,有为方有位。”能体现价值,获得认同。要成为一名有能的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展示对党忠诚、为民护利的才干,就要有敢于、勇于、善于履职的锐气。增长才干无他途,只在“学”和“思”。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活到老,学到老,重学、博学、常学,才能以理论端正人生航向,以法纪明白是非曲直,以业务熟练增长执纪锐气。
垂范品性,有底气。打铁首先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反对的是腐败,弘扬的是廉洁,自己必须廉洁,做到不破底线,不踩红线,从内心深处敬畏纪律、敬畏监督,严格遵守纪律、自觉接受监督。千万不能有进入廉政“保险箱”、身处反腐“避风港”的错误思想,放弃廉洁的防线。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有没拿国家一分钱,没扣百姓一个子,踏实做事,才能心怀坦荡,坦然执行党纪国法,做到说话有底气,执纪有底气。
唯如此,我们才有资格监督执纪问责;唯如此,我们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党纪政纪执行者、维护者、监督者。 (市纪委调研法规室 黄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