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好家风,我生命的底色
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察局网站
时间:2017-05-31 19:51:34
字体大小:【
分享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在生命的起点,父母用言行潜移默化给我熏陶,让我学会做人处事。现在回首凝望,我的家教才是我生命的底色!
  
  我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父亲小学毕业,母亲小学一年级上了半年,母亲只认识我们兄妹三个人的名字,但不会写。他们一辈子与黄土地为伴,播种、耕耘、收获,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富有哲理的话极少从他们嘴里溢出,但他们却实实在在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勤劳

  我记忆中,家里有五六亩地,其中还不包括爷爷开的像席子大小的荒地,边边角角都舍不得撂荒。爷爷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背着箩筐出门,边走边拾猪粪,到了地头,倾倒在地里,用土围住,让猪粪发酵,然后锄地,收拾地边,把滚落的石头重新摆好,把地边的野草割掉。从冬到夏,爷爷是家里起得最早的人。因为爷爷的勤劳,我的三个叔叔和我的父亲母亲都不敢睡懒觉。爷爷是我们家无声的榜样。
  
  后来,我们分家了,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五口人单过。家里有三四亩地,分为自留地、旱地、水浇地三类。水浇地种玉米、小麦;自留地种花生、红薯;旱地种烟叶。过了年,别人家还沉浸在节日欢乐氛围中,我们一家人早已忙活起来。春天育红薯苗,谷雨前后播种花生,五月份栽烟苗栽红薯苗。六月割麦子,七月开始掰烟叶。
  
  最难忘的是全家人冒雨掰烟叶的情形,一到七月,雨水就多起来,并且一下起来就连绵不断,要两三天才放晴。而掰烟叶不能因天气原因而不掰,烟叶多长一天,炕出来的烟叶中,黑烟叶就会多一成。而烟叶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作物。我们兄妹三人上学的学费,叔叔结婚的紧急开销,都要靠烟叶这项收入来支付。入秋的雨水格外凉,我们披着塑料布在烟畦里走来蹚去,几个来回之后,身上的衣服就再没有一点干的了。一阵凉风吹来,冻的浑身发抖,但也要咬着牙把湿淋淋的烟叶拉回家里。就是靠父母的勤劳双手,我们盖起了我们那条街上的第一栋平房。结顶的那天,父母的精气神格外好,笑声也极自豪,极爽朗。
  
  从爷爷和父母身上,我领会了人生第一课的内容——勤劳。只要不怕吃苦,勤劳会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节俭

  小时候,穿的一种布料叫的确良,裤子上衣都用这种布。上衣穿着还算结实,但裤子就不行了。农村孩子不是爬树,就是踢毽子,跳绳,坐在地上抓石头子。不到一个月,裤子就露出两个窟窿眼睛,同学们就争相取笑我们,但又没有多条裤子替换,晚上睡觉时,母亲就把我们脱下的衣服拿到缝纫机上,修补一番,用一块相似的布衬到里边,一圈又一圈在缝纫机上绕,最后,绕成两个方方正正的膏药一样的补丁,穿着这样的补丁衣服,我们每个人脸上没有一点羞惭 ,还会为母亲有这样的巧手而自豪。冬天穿过的丝棉袄帽子,经过妈妈的巧手裁剪,会成为一双别致的手套。袜子底都磨没了,但袜子筒还是崭新的,母亲就又在缝纫机上忙碌一番,把袜子上个底,又厚又结实,冬天穿上还很保暖。棉袄袖露出了棉花,母亲用不能穿的秋衣袖再缝个半截袖。布鞋底磨透了,父亲就用自行车外带给鞋底钉块皮,让鞋子多穿几天。父母的这种节俭,让我们原本拮据的生活有了起色,也让我们兄妹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如今我虽然已经参加工作十九年了,多年前穿过的衣服仍然舍不得扔掉,有一双鞋小了,我把鞋子进行改装加工,让春秋鞋变成了凉鞋。同事见了都惊奇,我穿的鞋样式独特。这些都得益于我的父母节俭的习惯影响了我。我们兄妹三人也都勤俭节约,不攀比吃穿,生活过得殷实而幸福。

  向善

  母亲性格开朗,热心助人,和邻里关系相处融洽。隔壁的嫂子家生了个男孩,宠爱的不行,每天要想尽办法哄他吃饭。农村人,一到晚上都坐在家门口边乘凉边吃饭,而我母亲最拿手的番茄鸡蛋面条成了邻家小孩的最爱。有时,嫂子还没把小碗拿过来,母亲已经盛了半碗出去,送给邻居。因为母亲的大方热情,我们家只要遇到栽烟苗,栽红薯苗,半条街的嫂子、婶子都来帮忙,在地里有说有笑,干活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干完活回来,母亲总过意不去,非要炸一篮子油条,挨家送过去,以示感谢。母亲用她的朴实、厚道、善良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

  村里有个憨小伙儿,已经三十多岁了,他先天性耳聋,反应迟钝,父母双亡,就在我们村转悠,走哪儿吃哪儿,谁家需要挑水、担粪、拉草,他就去帮忙,求得一口饭吃。他只要走到我家门口,母亲总要问问吃饭了么?并回到家里拿馍馍让他吃。但从来没有因他吃了我家的饭而让他干活。母亲说,爹妈不在了,咋忍心使唤人家孩子,就是一口吃的,于心何忍。
  
  母亲用她的善良,她的真诚教育我们,让我们心存悲悯,不因自己的能力骄人,谦卑做人,与人为善。

  学习

  我九八年师范毕业,从事教学工作,老公也是老师,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女,从小看多了父母没有文化而吃苦受累的情形,就不愿下一代受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苦。我的孩子从两岁开始,我们就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每天晚上不厌其烦的给他讲故事,努力营造读书、学习的气氛。家里很少看电视,更多时候是我们每人手捧一本书,读书喝茶,静静的走进书本的世界。现在我们枕边上是书,书桌上是书,沙发背上还是书。书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主角,每天晚上睡前读几页书,已成为我们一家三口的必修课,甚至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唯愿这个习惯陪伴孩子一生,让孩子的精神富足,这也算是我们留给孩子的传家宝吧。
  
  爷爷奶奶已经走远,父亲母亲也已年迈。我正风华初绽,从他们手中接过种种美好的品质,我倍感滋养!好家风,我生命的底色,让我在这世间昂然前行,留一串感叹,留一缕馨香!(登封市纪委)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