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行 | 践行“青廉”担当 书写无悔青春
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5-08-07 17:52:09
字体大小:【
分享

作为一名初入职的纪检监察新兵,我时常叩问内心: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如何在职业生涯的起点就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习近平总书记“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的谆谆教诲,字字千钧,让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如山。年轻干部的廉洁自律,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根基与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思、行”上下深功夫、实功夫,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廉”答卷。

学深悟透,在时代回响中校准青春航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作风的基石。年轻干部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潮激荡,理论武装尤为关键。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经典著作的研读中汲取丰厚滋养;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形成发展中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将其作为明镜,日日拂尘、时时正冠。

学习贵在联系实际、推动实践。身处基层一线,更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阐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红线”是什么、“底线”在哪里讲清楚、讲透彻。积极创新形式,依托村微信群、宣传栏等载体,让廉洁要求真正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唯有经过持续的思想淬炼与实践磨砺,方能拧紧“总开关”,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确保青春航向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思辨明责,在作风淬炼中砥砺青春筋骨

“己不正,焉能正人。”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尤须常怀“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要以徙木立信之诚,筑牢民心根基;以立规树纪之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植“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自省意识,我始终将作风锤炼视为必修课,在躬身实践中不断砥砺自我:坚持刀刃向内,以“作风体检”检视自身。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逐条逐项审视剖析自身言行,于细微处察不足、防未然。坚持开门纳谏,在民声民意中躬身自省。我主动走进群众中间,真诚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批评。每一次坦诚的批评,都让我“红脸出汗”,却也清晰照见自身的不足。正是在这一次次直面问题的“淬火”中,为民服务的真谛愈发清晰,我青春的筋骨也锻造得更为坚韧。

通过实践,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的论断是极其清醒的政治判断。作风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革命,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以“时时勤拂拭”的韧劲深化思想洗礼,才能在灵魂深处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这既是对初心使命的忠诚坚守,更是以实际行动兑现新时代“徙木立信”的庄严承诺。

知行合一,在躬身实干中擦亮清廉本色

“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作风建设的真谛。行胜于言,实干为要,基层工作最讲究一个“实”字。

驻村期间,我扎根田间地头,深入参与大棚果蔬采摘、耕地劳作等基础农事,真切体会到百姓劳作的艰辛。当看到村民捧着新品种番茄,因每斤多卖两元钱而眼角堆起笑纹时,我突然明白:农业现代化的要义,就藏在这实实在在的增收里,藏在乡亲们越过越有盼头的日子里。双脚沾泥,方知“俯身大地”的分量。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用实干和汗水一笔笔绘就。

同时,我多次入户宣讲国家惠民补助政策,努力将“官方话”转化为“家常话”,让纸面条文变成群众身上的暖。政策翻译正是“实”与“廉”的考验,这需要我们沉下去吃透政策、摸清实情、忠诚原意。讲透政策之“实”,方能保执行守廉之“洁”,身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既要讲得明白,更要自身干净,持公心、守规矩、凭事实,在人情与原则间站稳脚跟。唯以实干宣讲、清廉把关,才能真正让政策惠及于民,让清廉形象扎根人心。

这些宝贵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年轻干部的“青廉底色”,最终需要体现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实际行动上,践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以“青年”之志夯实信仰根基,以“青春”之力勇毅自我革命,以“青廉”之为践行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市纪委监委选调生 江月)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