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纪委监委紧盯村集体“三资”这个“家底子”,以推动提升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为抓手,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建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打造线上交易平台,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换通道,以数智赋能压缩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空间的同时,进一步盘活城乡资源要素,推动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我们村的仓库长期闲置,经过交易中心的宣传推介,终于租出去了,村集体每年还多了4万元收入,以后有项目还得到平台上公开交易。”王村镇后白杨村支书李聪颖满脸笑容地说。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日常监督执纪情况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过程中存在低于市场价出租、租期过长、合同签订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及时、项目对外发包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权益问题。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对全市农村资产资源“家底”全面摸排,核实经营性资产22.335亿元、土地确权54.2万亩,建立产权交易数据库,出台《荥阳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实现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流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交易鉴证、统一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交易服务体系。
“交易平台上线前,市农业农村局对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干部、组长、报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对交易品种、交易流程、交易规则、材料提交等内容进行解读,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审核各村线上资料。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干部结合产权交易领域典型案例,给我们再敲警钟,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我会规范高效审核。”王村镇“三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平建党介绍说。
“我们在前期摸底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应进必进、公开透明、公平竞价、阳光交易’的原则,推动农村集体产权项目进入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并对公告发布、账号注册、竞买申请、网上竞价、成交公示等环节实行全流程监管,有效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荥阳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许志勇介绍说。
荥阳市纪委监委将综合运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抽查检查、通报曝光等方式,进一步压实职能部门行业主管监管责任,高效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化运行。(荥阳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