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和市纪委全会工作部署,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聚焦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方面,列出了乡村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负面清单,现公告如下。
一、负面清单
(一)乡村振兴领域责任落实方面
1.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等工作不实、走过场、做虚功、搞“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薄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领域立场不稳等问题;
3. 乡村振兴考核检查名目繁多、变形走样,过度留痕、填表报数和微信工作群过多过滥等问题。
(二)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建设方面
4.搞盲目决策、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建“高大上”项目或者“面子工程”等问题;
5.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在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流转、项目审核验收和工程结算环节,违规插手、内外勾结、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等问题;
6.对项目建设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标准不高、进展缓慢,项目建设不达标、偷工减料、不按规定协议开工建设,却按照标准进行资金结算等问题;
7.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贪污挪用、围标串标、权钱交易、内外勾结、利益输送、质量监理不严、工程项目款项拖延结算兑付等问题;
8.对脱贫攻坚以来的项目和公益性资产管护责任缺失,导致长期闲置、损毁严重、效益不好甚至资产流失、被侵占等问题。
(三)乡村振兴领域资金使用方面
9.乡村振兴领域项目谋划储备及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质量和效果不达标、财政资金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10.“三资”管理不严格、民主决策制度执行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造成村(社区)“三资”流失,监守自盗、贪占挪用以及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等问题;
11.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违规发放、迟拨滞拨、逾期兑付、结存闲置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生产者补贴、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等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等问题;
12.惠民惠农补贴资金标准不公开不透明、分配不公、违规发放等问题;
13.利用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之机雁过拔毛、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蝇贪”问题。
(四)乡村振兴领域乡村治理方面
14.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违规占用耕地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及其他失职失责、利益输送等问题;
15.不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议事决策,村级党务、村务、财务情况不公开,以及工程建设、社会治理、宅基地审批等重大事项不公布问题;
16.村“两委”负责人任期内经济责任落实不力、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17.粮食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环节中存在关联交易、套取资金、输送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18.粮食采收、销售、消费各环节“跑冒滴漏”,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高标准农田“非粮化”等问题;
19.“村霸”“街霸”欺压群众、侵占群众利益,农贸市场、集市等流通领域欺行霸市、强迫交易、损害群众利益、把持基层政权以及黑恶势力背后“保护伞”等问题;
20.搞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问题。
(五)乡村振兴领域帮扶政策方面
21.返贫监测帮扶摸排走过场、搞形式,帮扶不及时不精准、搞“数字帮扶”等问题;
22.监测帮扶对象识别纳入不及时,返贫致贫风险消除把关不严、应消不消,以及在监测帮扶工作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等问题;
23. 脱贫政策落实不精准,脱贫享受政策户和监测户应享受未享受相关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人补贴等等帮扶政策问题;
24.公益性岗位人岗不匹配、空岗顶岗、拖欠工资,虚报冒领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等问题;
25.帮扶产业项目分红不发滞发、帮扶企业未按约定履行帮带责任等问题。
(六)其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举报方式
欢迎广大群众按照以下方式如实反映、积极提供问题线索。我们将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电话举报:0371-12388
来信举报:郑州市纪委信访室 邮编:450016
网络举报:http://henan.12388.gov.cn/zhengzhou
码上举报:
中共郑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郑州市监察委员会
2023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