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建设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领悟全会精神,坚持经常抓、反复抓,严标准、严执行,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铁的纪律是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初心使命的根本保障。”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主任李新超表示,要持续不懈抓好纪律教育,紧握纪律“戒尺”,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从严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专题纪律教育,推动相关纪律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走心走实,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做到敢管敢治、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纪律建设责任格局。
“纪律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长王豪表示,要将纪律教育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聚焦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等关键环节,加强纪法宣传,促进党员干部严守纪律,忠诚干净履职。紧盯关键节点,结合监督单位职能,针对性开展集中谈话、案例警示和廉政短信提醒,持续将纪律教育延伸到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以监督提醒“小切口”推动正风肃纪“大纵深”。
荥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孙魁表示,将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和党的建设、廉洁文化建设贯通起来,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以案促改,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庭审等多种形式,有效实现对全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全覆盖,将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把他律转换为自律,把约束转换为自觉,是纪律建设的重要标准。”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长杨文松表示,将持续通过“纪检小课堂”、“专项内容专题讲”、廉政谈话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做到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举一反三,以案为鉴,更加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苗头及时提醒纠正,使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成为常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持久性工作。”新密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李英杰表示,将把经常性的纪律教育与党的建设、廉洁文化建设相贯通,与基层实际、地方特色相融合,落实到各层级,延伸至各领域,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且腐败案件多发的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关键少数”,靶向发力,以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督促引导领导干部在遵守和执行纪律上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纪律教育必须增强针对性,避免‘大呼隆’‘一锅煮’,要坚持分层分类、因人施策,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推动纪律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副主任胡亚辉表示,要紧盯关键少数,督促分管县区、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加强纪律教育,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以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管住“绝大多数”。
“全会将深化纪律建设列入今年主要工作,为我们用好纪律戒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驻市住房保障局纪检监察组长柴俊钊表示,深化纪律建设,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在综合监督单位开展一次集中性纪律教育,督促综合单位党组把学习《条例》纳入全系统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纪法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梁辉表示,将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认真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化规范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积极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专项行动,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四种形态”教育警醒、惩戒挽救、惩治震慑功能,督促辖区干部进一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市纪委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邢亚明表示,加强纪律建设,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纪律部队,更要冲锋在前,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要敢于动真碰硬,直面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编辑 杨盼盼 王照阳 李先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