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四十年 筑梦新时代】开栏
来源: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18-08-14 11:06:55
字体大小:【
分享

开栏的话:春风浩荡满目新。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党的纪检监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4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敢闯敢干的决心和自我革新的魄力,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40年来,纪检监察干部锤炼党性、砥砺品质,以谋事尽责的担当和廉洁奉公的忠诚,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始终艰苦奋斗、上下求索、与时俱进,努力成为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执纪铁军。

  壮阔东方潮再起,奋楫中流正当时。即日起,委网站开设“回眸四十年 筑梦新时代”专栏,回顾历史往事,聆听时代足音,生动展示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展现纪检监察干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断前进、勇于革新的坚定步伐,用历史激荡未来,为“中国梦”助力添彩。




                   【回眸四十年·手记】老骥伏枥

  1986年7月,我从部队转业,有幸到新郑市纪委工作,成为纪检战线上一名“新兵”。转眼间32年过去了,我从纪检“新兵”变成了“老兵”,也目睹了我市纪检监察近40年的改革发展巨变。



2013年7月,我退休之后,又被返聘到纪委担任信访接待员,退线不退岗,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能坚守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再为纪检监察事业奋斗、发光,我倍感荣幸和自豪。 

  回想往事,记忆犹新。我刚到纪委上班时是夏天,在市委红瓦房子里办公。屋里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只能用芭蕉扇纳凉。狂霖随风来,办公室四处漏雨,修了这边那边又漏,我一盆一盆向外漂水。冬天取暖靠简易煤球炉,有时办案回来,手脚冻得发红、僵直,在煤球炉上要烤很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下乡要骑自行车办案,电话是一台手摇式,没有电脑,只能手写笔录、整理案卷。当时年轻,对办案充满着神秘新鲜感,业务面比较窄,案件相对也比较少。 

  1992年监察局与纪委合署办公,委机关20多人,办案有一台昌河面包车,一台老式电脑做案件录入之用,下乡办案笔录仍需手写。乡与乡不通公路,夏天到乡下办案,戴着草帽,顶着烈日,带着办案必备用具,骑着自行车赶到田间地头找到当事人问话,渴了就在地头买个西瓜解渴,饿了就啃一口干粮
。 

  由于车辆少,顾及不过来,下乡办案远的也有几十公里,近的有几公里,远的用车送过去住上几天,等办案结束后再接回来,近的就骑自行车。我经过刻苦学习,业务逐渐成熟起来,虽然条件比较艰苦,在苦中寻找乐趣,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记得是1993年6月夏天,下乡办案,前天晚上刚下过大雨,第二天还下着蒙蒙细雨,需要到乡下某村中寻找当事人问话,制作询问笔录。任务就是命令,我二话没说,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就出发了,遇到水坑和冲垮地方,就下车推着走,我们在泥泞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往村中赶,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找到了举报人和当事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虽然已气呼喘喘,大汗淋漓,但我们心里是由衷地高兴。 
 

  2002年办公室搬到市委大楼里,办公条件有了大改善,乡村通上柏油马路,每个科室都配备了办案车辆,电脑人手一台,录音笔、照相机等办公设施,为合法科学办案提供了保障,更坚定了我们纪检人彻底反腐的决心。
 
  
  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出重拳”“下猛药”强力反腐,5年间,新郑市崇廉尚洁的环境逐渐好转,老百姓屡屡拍手称快。  

  2017年10月十九大胜利召开,提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要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作为一名纪检人,我更深刻认识到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的重量,要时时刻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 

  2017年12月,新郑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集中统一整合了反腐败力量,是我们党从严治党,实现监督客体全面覆盖的直接表现,标志着我们在反腐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有幸亲历这场改革,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虽然已是一名纪检老同志,工作中和年轻同事沟通仍能学到新知识。做一名政策通、多面手、实干家式的纪检监察干部已成为我的座右铭,这句话就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提醒我常学常进步。 

  2018年3月,新修订的宪法明确了监委的法律地位,监察法赋予了监委监督、调查和处置三项职权,12项监察措施,为监察权的行使设置了充分的法律依据。反腐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渐渐行稳致远,同事们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苦练基本功,犹如拼命“三郎”。作为一名伏枥的老纪检,能在纪检监察战线上发挥余热,为增强人民幸福感多贡献点自己的力量,我深感自豪!(戎少卿口述 贾洪亮整理)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