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纪委监委聚焦监督首责,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统筹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市直单位围绕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九大领域突出问题,选取“小切口”,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各单位认真履行集中整治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专项整治成果公布如下:
聚焦医疗领域。市卫健委强化资金监管,累计拨付村卫生室基本运行经费资金1029万元,有力保障村卫生室正常运转。全市共推动23家二级医院对口支援89家乡镇卫生院,实现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全覆盖。市医保局推动取消基本医疗保险省内就医备案,实现郑州参保群众省内就医看病无异地;取消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参保地就医限制,实现“参保地、就医地”两地直接结算。开展医保领域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推进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建设全覆盖,全年共追回医保基金1.31亿元。
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需求量大、高风险品种食品如小麦粉、放心主食、复配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桶装水、糕点等类别食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425家次,小作坊1279家次,学校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2万家次,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5.5万家次。开展网络餐饮服务专项检查,共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15家次、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4690家次,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84件。全面排查整治我市网络餐饮服务、餐饮服务单位涉及未成年人食品违法行为,共查办食品案件2516件,罚没金额1520余万元。开展未成年人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专项检查,重点对儿童感冒药、止咳药、抗生素、抗流感病毒药品进行全面排查,共查办“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案件753件,罚没金额11127余万元。
聚焦安全生产领域。市应急局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共计抽查检查企业86399家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2396家次,切实提升了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市消防救援支队深化推动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攻坚行动,推广实施“九小”场所和沿街门店“四清两拆三确保”消防工作措施,临时查封、责令“三停”1400余家,罚款2600余万元。市交通局严厉打击交通运输领域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共查处违规出租车(含网约车、非法营运车)2955台,罚款328.67万元;违规客运车274台,罚款43.21万元;违规货运车555台,罚款105.51万元;违规道路运输企业510家,罚款485.56万元。市公安局、市应急局联合开展打击烟花爆竹违法专项行动,立案查处烟花爆竹案件6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5人,治安拘留60人。
聚焦移风易俗、基层管理领域。市民政局会同宣传、农委部门,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把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开展文明低碳祭扫,组织12场次社区公祭活动。弘扬婚俗新风,组织开展“婚嫁新事新办好家庭”选树活动,在全市评选出“婚嫁新事新办好家庭”16个。落实行政审批“跨省通办”,实现“孤儿救助资格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格认定、结婚登记、离婚登记”等5个事项异地办理。
聚焦乡村治理领域。市公安局持续推动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全市配备1637名社区民警、4347名社区辅警,实现“一区一警、一格一辅警、一村一辅警”全面覆盖,推动网格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优化乡村警务,守护平安幸福家园,常态化组织实施“扫黑除恶”,以农村黑恶犯罪为重点,共打掉农村黑恶势力团伙2个,抓获农村犯罪嫌疑人37人。构建“反诈中心+派出所+社会网格”三级同步预警劝阻处置模式,被骗资金止付时间压缩为1分钟以内,挽回损失12亿元。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及便民服务中心设立22个公安业务综合服务窗口,146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联合入驻,累计办理业务10万余件。大力开展“警法联调”“警调对接”,有效干预化解家庭、邻里、感情等矛盾纠纷6.7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