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市纪委二次全会强调,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民心工作,要坚持从整治群众身边突出问题破题,以正风肃纪实际成效护民利、暖民心。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将严格对标全会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拓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打伞破网’常态化。”驻市法院纪检监察组长霍训军表示,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加强对审判执行全过程监督,聚焦“六大顽瘴痼疾”,持续落实“三单”工作法,对发现的压案不立、迟滞立案、案件严重超审限以及拖延执行、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处,狠抓政法队伍作风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向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亮剑’。”新郑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陈志安表示,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就业等重点方面存在的民生痛点,采取蹲点调研、实地走访、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对惠农政策开展、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等强化监督检查,摸排“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问题线索,坚决破除惠民护民政策执行的“中梗阻”“绊脚石”,确保政策措施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的初衷就是为了守护群众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要快查快办。”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长孙玄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防微杜渐、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彻底铲除滋生“小微权力”腐败的土壤,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切实解决民主党派、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各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让群众感受到参与监督有结果、有价值。
上街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李广久表示,将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到更加突出位置,重点围绕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健全镇(街道)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运行体系、责任体系、保障体系,推进基层监督规范化法治化,强化村(社区)廉情监督员作用发挥,深化运用“小板凳恳谈会”等有效载体,激活基层监督末梢,以扎实有效的监督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小微权力监督,就要持续加强基层监督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市纪委监委第十八审查调查室郑石表示,要整合监督力量,延伸监督触角直通村(社区),探索完善不同类型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模式,织密“三资”管理监督网,推广小微权力“一网监督”平台,靶向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民心工作,要坚持从整治群众身边突出问题破题,以正风肃纪实际成效护民利、暖民心。”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赵敏君表示,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坚持人民至上,聚焦小微权力织密监督网络,通过开展监督检查和“千人进千村”大走访活动等方式,深入全市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地区中牟县,督促探索完善不同类型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模式,系统全面总结试点经验,以点带面,全面规范村(社区)“三资”管理运行,力争打造出引领全省叫响全国的试点成果。
“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丁剑波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途径,与驻在部门建立信访举报转办工作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背后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坚决纠治生态环境领域用权不规范、行为不文明、工作“一刀切”等问题,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护民利、守民心。
惠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马骋表示,将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举报受理体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信访监督渠道,规范举报受理处置,从“被动接访”向“主动问访”转变,直面群众关切,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尽心尽力帮群众解决问题,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王娜表示,将紧盯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领域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对典型案件重点督办,对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及时研判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对症施治,督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动监督常态化。要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推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编辑 李刚 杨盼盼 王照阳 李先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