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驻公安局纪检监察组牵头,从市公安局法制、控申等科室抽调专人,对2018年受理举报投诉线索情况进行了综合研判,分析了对比走势,解析了原因,提出了对策。
通过对2018年受理的共67件举报投诉线索分析整理归纳为四方面原因:一是部分民警服务宗旨意识不强。个别单位“重主业、重打击,轻管理、轻服务”,存在管理教育模糊认识和行为偏差。个别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的求助、事项办理态度冷漠、表情麻木,有的甚至视而不见、推诿拖拉,引发群众反感和不满,造成群众投诉。二是个别民警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过程中,程序意识淡薄,执法能力欠缺,有的甚至主观臆断、随意执法,缺乏严谨细致思维,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办案程序及时开展工作,导致群众认为民警执法不公,从而引发投诉。三是少数民警缺乏执法艺术和策略。在执法过程中,处理问题方法简单、方式直接,言语生冷、态度强硬,应对复杂环境中群众工作的胆识魄力不足,解释说服能力不强,进而产生情绪对立和矛盾激化,导致群众产生误解,引发群众猜忌、怀疑,认为民警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进而引发群众投诉。四是群众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与日俱增。随着普法宣传的不断深入、执法公开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新媒体时代节奏步伐的不断加快,群众的法治意识越来越强,对公安执法服务行为认知度越来越深,对公安机关期望值越来越高,有的认为只要报了案,民警就必须在短期内破案,一旦无果,就认为是民警的问题;有的认为只要到公安机关办事,就应该办好,一旦不遂心愿,便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投诉;更有甚者,只要未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不管执法公正与否,不管服务是否到位,就是多渠道、多途径投诉。
结合原因提出了三项对策及建议: 一是始终做到心中有责。要求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警的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好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重点加强基层所队、交警、车管、刑侦、经侦、治安等投诉问题易发岗位的教育监管,着力强化对民警和辅警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始终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有效运用“四种形态”,特别要抓实抓细“第一种形态”,充分运用提醒谈话、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管在平常,严在经常,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二是始终做到心中有民。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执法理念,不断推进执法信息化、规范化、程序化,织紧织密严格、公正执法的“笼子”,决不允许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决不允许对群众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全面消减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全面推行公安审批服务事项“就跑一次”全覆盖,积极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三是始终做到心中有纪。从学习贯彻执行新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入手,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学条例、廉警营”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在全警形成学党纪、遵条例、守规矩的主动和自觉。紧盯警纪警风和执法管理环节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发力,标本兼治。加强执法办案、窗口单位民警作风建设,开展常态化、专项化的督查;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问题,充分利用明察暗访等有效手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纠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健全完善维权纠错机制,对无过错民警要及时澄清更名,对无理投诉、态度恶劣、行为过激的依法依纪予以干预处理,鼓励干事者,保护担当者。(驻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