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登封市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紧、届内巡察全覆盖任务重的双重压力,牢记政治监督职责使命,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依据全国、省市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迅速回笼思想,积极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建立有利于巡察积极开展的工作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巡察监督正常化。
一、牢记使命担当,精心谋划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巡察监督工作。登封市委立足于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精心谋划布局巡察监督工作。一是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监督责任。市委巡察机构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层层传导压力,多措并举做好防控督查工作。全体巡察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听从指挥,迅速行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督促指导全市16个乡镇和市区46个闭环疫情防控单位履职尽责,并千方百计地为企业创造复工复产条件,有效帮助分包的33家企业100%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二是周密谋划巡察开篇布局。登封市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市委常委会把今年第一轮巡察工作启动列为一项重要议题,3月30日,进行了专题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市委巡察工作的总指导,把中央、省委和郑州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贯穿到巡察工作的全过程,确保疫情防控与巡察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登封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市委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巡察各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三是全面做好巡察筹备工作。巡察动员进驻前,市委巡察办分别发函至市纪委、审计局、信访局、组织部、财政局、政法委、扶贫办、农委、林业局等10多个单位,全面掌握被巡察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个人报告事项、民主测评和年度考核等情况,各乡镇及所辖行政村的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土地流转和确权、“七必访”和信访矛盾等情况;全面收集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涉及信访举报和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对巡察工作和巡察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坚持做到“巡察尚未启动、巡前准备先行”,扎实做好巡前函询、征求意见建议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打好今年登封巡察工作的“第一仗”。
二、坚持慎终如始,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巡察分区分级启动工作。登封市委巡察机构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巡察启动工作。一是分区分级进行启动。3月31日,召开全市巡察动员部署会议;4月4日至8日,第十三轮被巡察6个单位党组织召开动员会;4月8日至13日,涉及的137个村(社区)党组织分别启动。二是严格落实会议防控措施。不论是全市动员会,还是乡镇、村(社区)动员会,严格防控措施,坚持会前组织人员对会场进行彻底消杀、达不到安全标准不开会;坚持参会人员进会场登记信息、健康扫码、测量体温、喷洒消毒;坚持会议全程佩戴口罩,会场座位间隔1.5米以上,确保安全距离。三是严格限制会场人数。本轮巡察工作动员会,严格压缩参会人数,同时首次采取“云”上开会的方式,乡村其他有关人员在钉钉上实行同步“云开会”、看视频,有效防止大规模聚集。四是尽量压缩会议时间。会议按照“讲求效率、精简为先”的原则,只有宣布6个巡察组组长副组长授权任职、巡察组任务分工和领导小组组长动员讲话两项议程,减少人员聚集时间。
三、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督查整改工作。登封市委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的明确要求,全面提升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关于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成效。近日启动了全市巡察反馈意见的督查工作,打响了五届登封市委巡察督查监督的“第一枪”。一是精心选取督查对象。市委巡察办对全市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进行了认真细致分析,确定第一轮督查对象,为五届市委第十二轮巡察过的四个单位党组织。一方面,这四个党组织刚刚接受完巡察,在符合整改时限的前提下对其开展督查,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提高整改质量;另一方面,打消这4个党组织被巡察后存在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懈怠和“侥幸”心理,对全市其他单位党组织“敲山震虎”,确保巡察整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二是多方压实整改责任。4月8日至10日,市委巡察办采取向四个单位党组织书记及联系分包这四个单位的市领导寄“密封函”的方式,直指问题、传导压力,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认真落实党组(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包单位县处级领导落实指导监督责任,要求其认真围绕巡察反馈意见逐条逐项整改落实。今后,我们将坚持采取向被巡察党组织书记寄信、发放调查问卷、发布督查通报、建立被巡察党组织干部评价体系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完善督查工作机制,提升督查工作科学化水平。三是转变督查方式方法。受疫情影响,本轮督查由“全面开花”变为“分散出击”,变“走马观花”为“蹲点促改”。坚持小部队作战,点对点突击,紧盯问题不放,问题不整改不撤兵。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整改工作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式督查,逐项针对反馈问题、现场“留痕”记录在册,并率先引入“整改率”进行量化评价,层层压实整改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督查工作。
四、坚持强兵利剑,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巡察队伍扩军整容。结合登封疫情防控形势紧、今年巡察任务重、又不适合集中的特点。一是对巡察队伍进行扩军。市委高度重视巡察机构和巡察队伍建设,在全市机构编制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于去年7月份组建了巡察工作数据中心,协调增加了17名事业编制;今年1月份又召开编委会为巡察组增加了6个编制。今年3月又新组建了2个巡察工作组,将登封市巡察组数量由4个扩充为6个。目前,市委巡察机构共有1办6组(含2个巡察工作组),专职巡察干部46名,建立起了既适应疫情防控、又利于分散作战的巡察队伍。二是精心“筛选”优秀巡察干部。以各巡察组专职巡察干部、市委组织部推荐的35名科级干部(包括乡镇纪委书记)以及从派驻纪检组抽调的7名优秀年轻干部为班底,组成了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巡察队伍“种子型”骨干。市委巡察办积极与市人社局共同研究,从全市财政全供事业编制且毕业于财会、审计、法律等专业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择优推荐了50余名,参与到此次巡察任务中去,确保每个组都有专业的审计、法律和信访业务骨干,为扎实开展好本次巡察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分组组织专题业务培训。受疫情影响,这一轮不再像以往那样组织大规模密集式培训。巡察进驻前,各巡察组利用3天时间,自行组织小规模、“精准式”巡察专题业务培训,严格控制培训人数、努力压缩培训时间。由经验丰富的巡察组组长和业务骨干为本组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工作流程、交流技巧方法、传授巡察经验,确保巡察干部进一步掌握政策依据、理清工作思路、熟悉流程方法,确保新抽调的人员能够更快地融入巡察队伍、进入工作角色,为开展好五届市委第十三轮巡察工作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