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清廉政府提质工程,登封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清廉登封建设和“放管服”增效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捷、高效、共享、优质为方向,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内生动力,持续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推动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一是承接省级放权赋能事项。省级两批次放权赋能事项共399项,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与省、郑州市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培训承接、入网公开、落实办理,确保赋权事项接得住、用得好、落得稳,吃透放权赋能红利。二是全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规范线下“一件事”运行操作流程,持续落实线下“一件事”办理,2023年上半年“一件事”线下各分区共受理6010件次。根据郑州市最新下发“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登封市方案及事项清单,并围绕群众办事热点,梳理新增16个事项。三是创新开展“县域通办”。梳理42项“县域通办”事项,组织培训讲解,在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县域通办”指示牌,公布事项清单、业务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实现办事大厅自主选择。
完善监管方式,“管”出公平和质量。一是持续拓宽“好差评”覆盖范围。积极推动各级业务系统、事项、窗口“好差评”全覆盖落实落细,截至8月份,河南政务服务统一工作平台共收集评价213237条,满意度100%。二是动态调整市级权责清单。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政策要求,经申请、认定、审核等程序,每年对全市各部门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三是坚持对全市政务服务工作监督考核。坚持每周一点评,每月一考核一反馈,每季度一表彰,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部门和个人考核挂钩,进一步提升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优化各项服务,“服”出便利和实惠。一是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全市1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统一场所名称、窗口规范设置、事项清单公示及业务宣传等,截至8月份,各乡镇(街道)共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23897件,办结率100%。二是提供各项便民服务。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目标,持续落实各项便利服务举措,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和满意度。截至7月份,为广大企业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打印服务97623起,免费咨询引导91870人次,免费邮寄1715件次,提供双休日开放便民服务5712件次,办理涉老高频事项3583件,有诉即办专窗受理群众反映“办不成事”9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提升政府效能,“效”出群众满意和认可。一是深入开展“四减一即”(减跑动、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提升即办件比例)。截至目前,我市保留的2162个政务服务事项中,实现“零跑动”的事项共2158项,全部事项的平均跑动次数达到0.002次;承诺办理时限相比法定时限压缩了92.6%,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比例提升至80%;即办件1611项,占比74.51%;网上可办事项(四星)占比99.8%,三星事项及以上占比100%。二是大力推广“掌上办”、就近办。在1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智慧政务服务区”,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手机办,429个政务事项上线“郑好办”APP,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可办”。市税务分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燃气公司、热力公司等单位开展与邮政网点、银行、便利店等商业化网点合作,共计开设68个合作网点,提升企业权责“就近办、多点办”,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三是推进“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设置咨询辅导区,在总服务台的基础上,增设社保、医保、税务、不动产、市场监管、投资项目、公安、网办体验、信用查询、自助帮办、便利老年人等咨询辅导区,配备咨询辅导人员,做好前期咨询辅导。同时加强线上咨询答复,要求各单位明确咨询辅导专人,并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咨询辅导人员业务能力,要求各窗口日常咨询答复处理及时率100%,回访满意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