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封市纪委监委深入市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就社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数据报送流程,确保对死亡冒领、服刑违规领取等疑点信息做到精准筛查、快速核实,切实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
“在骗取套取社保基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我们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拓展监督维度,整合多部门业务数据建立“数据池”,实现风险自动预警与精准定位,让重复领取待遇、虚假参保、死亡冒领等行为无所遁形。”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通过纪委督办的数据比对机制,已累计暂停发放违规待遇59人,追回资金42.85万元。
这是市纪委监委运用数字化监督手段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的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持续优化跨部门数据共享协作机制,严格对标《登封市社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要求,进一步厘清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的职责分工,细化数据推送流程,确保信息传递“零延迟”“零误差”。与此同时,统筹“室组地”监督力量,定期核查岗位责任落实情况,针对漏报迟报问题组织专项整改,压紧压实行业监管和属地责任,保障共享机制常态长效运行。
在巩固深化数据共享成果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采取“动态核查+协同办案”工作模式,督促市人社局落实落细动态监测责任,通过日常稽核监管,每月动态比对人员死亡、服刑等关键信息,每年开展重点业务和高风险业务自查抽查,构建起全周期管控体系,形成“发现问题-登记造册-移送线索-查处整改”闭环监督链条,对拒不退还违规待遇人员依法通过司法途径强制执行,严肃查处了一批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失职失责、套取骗取、截留挪用社保基金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保基金安全,彰显了纪法刚性。
社保服务质量直接关乎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市纪委监委以惠民实效为出发点,突出民生导向跟进监督,压实市人社局主体责任,全力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下沉,对全市344个村(社区)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升级村级便民服务网点,让群众“足不出村”享受便捷快速服务。
下一步,登封市纪委监委将聚焦社保基金运行风险的防范化解,持续发力推动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建设,以制度刚性筑牢基金安全防护网,让每一分社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