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登封市纪委监委紧盯群众关切的农村食品安全和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精准发力,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深化运用“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会同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成立监督检查组,通过现场抽检、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学校食堂以及餐饮店等食品经营主体开展地毯式排查,对违法违规问题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追责一起。
农村地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市纪委监委构建“纪检监察组+业务科室+基层所”三级联动监督网,紧盯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风险,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聚焦风险点较多的农村市集、农贸市场的食品摊贩,组织执法人员对食用油、调味品、肉制品、糕点、酒水饮料等消费量大的食品进行重点检查。仔细查看食品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严查食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山寨”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执法人员还向食品经营者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截至目前累计检查经营主体399家次,立案查处12起,罚没款0.1598万元,收缴问题食品14公斤。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教育局构建“全链条”智慧监管体系。推动打造数字化供餐平台,建成覆盖全市163所学校的“登封市校园供餐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阳光采购、智能收货、财务共管”三系统贯通。平台运行“招标-准入-监管”全链条管理,制定供应商准入退出、评价管理等7项制度,推行“双周优选+动态竞价”,同时建立“现场核验-即时反馈-正向激励”的质量闭环制度。食材到校,双人或多人在监控下现场验货,不合格立即退货反馈。设立食材质量举报奖励机制,激励内部监督。升级“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1个校外供餐企业100%接入省级平台并升级,360度无死角抓拍+双向语音对讲,后厨操作“透明可视”。
“不仅要严格执法,还要让群众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者’和‘监督者’。”驻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表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印制并发放知识宣传彩页2.7万余份,驻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干部和市场监管局干部一起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有效提升群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对接信访、“12345”“12315”“监督一点通”等平台,筛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制售假劣肉制品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以“清单化”方式督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推进整改。目前群众通过举报平台反映各类事项1330件,已全部办结。组织商超、农贸市场开办方开展专题培训3次,受众79人次,推动经营者实现从“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的思想转变,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线。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下一步,登封市纪委监委将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促职能部门扛牢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以精准有力的监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