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记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22-11-07 15:19:52
字体大小:【
分享

单位把机关空地开辟成一畦畦长方形的菜园,既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又让同志们体会种园之乐。工作之余,大家热情高涨,结伴而来,精心捯饬,一身泥水,兴尽才归,个个俨然一副老圃模样,菜园常常洋溢着欢声笑语。

为保证蔬菜茁壮成长,提前把功课做足,除了虚心请教种菜老农,还让园艺师老贺现场指导。俗语说,种菜无它巧,粪是庄稼宝。先培育营养土,去园林中把一些枯枝败叶捣碎和松软的土壤搅拌均匀,然后装袋往菜园背,一群群、一袋袋、一趟趟,终于填满了一个个木栅栏。

七月葱,八月蒜,中秋里头种白菜。根据时令我们购买了葱、蒜、白菜、萝卜、芫荽、菠菜等蔬菜种子,撒籽多少呢?老贺发话了,沙地萝卜肥地菜,稀种萝卜密种菜。那就挖出一条壕沟,萝卜籽少撒些,白菜籽多撒些,用土压实。喂喂,老贺又发话了,萝卜是根,种植要深。白菜一指深,起垄吃一冬。看来种菜也是一门学问,不实践还真不行。

万籽入土后,早晚就去园圃管理。谨奉谚语,淹不死的萝卜旱不死的葱,早些给萝卜浇个透,给葱点点水,给白菜灌饱。一旬之间,每日一入园,松土、除草、施肥,三日一窥苗,发芽、破土、生长。渐渐地都探出了头,葱细如发、萝卜苗似“鸡毛菜”、白菜两片子叶捧着心形,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欣欣然在风中摇曳,在雨里沐浴,我也跟着心荡神摇,柔软的心房播下一缕缕绿意。

几天之后,菜苗已两指高,菜畦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一天清晨,我步入菜园正准备浇水,突然发现有的萝卜叶布满虫眼,还有萝卜苗倒伏泥土中。定睛一瞧,一条条菜青虫趴在叶背面,绿绿的、胖乎乎,蠕动着、啃食着,可恶至极,用树枝轻触,立马缩成一团,纹丝不动。再仔细观察,有的叶片上密密麻麻整齐地排列着橙色的虫卵,似一颗颗竖直的麦粒,赶紧动手捉虫,并浸泡草木灰溶液喷洒防治。

害虫仿佛和我们打游击战,刚整治了萝卜虫害,白菜、菠菜又生出了菜青虫。这次它们更狡猾,昼伏夜出,匍匐叶底,通体绿色和菜色融为一体,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我们疲于应付,看着绿油油的小苗千疮百孔,对菜青虫憎恨极了。

这时种菜大户老李发话了,菜青虫是菜粉蝶产的卵,想生产绿色蔬菜又要防虫,需加盖40目以上的防虫网,能有效阻止菜粉蝶侵入,不用喷药,就可防治菜青虫。拿来一试,果然见效,从此我们的空中菜园远离虫害,一派生机盎然。

是啊,政如农功,需日夜思之,还得讲究治理的技巧。我们的菜园就是一个小天地,在这里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护好它的整个生态环境,治是表护才是本,要多谋长久之策,常行固本之举,让每一棵小苗都茁壮成长。

突然想起北宋苏轼苏辙两兄弟种菜的故事,苏辙生活清苦,种菜补贴家用又久旱不生,不由感慨“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常在东坡开荒种瓜种菜有经验的哥哥豁达地开导说“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种菜不就是平淡生活中陶冶情操的一种修行吗,何必在意菜的长势,淡泊方能明志。古人曰:“咬得菜根,百事可为。”正是这种甘于清贫的坚守,把菜根吃出肉滋味的涵养,顺境不惰、逆境不馁、绝境不慌,种菜也能种出哲理的大文学家,才让他们的声名和其文章一样光焰万丈。

于是,闲暇躬耕于菜园,汲水灌溉、清理荒秽、拔草剔苗,大汗淋漓,四体康健,自觉神清气爽。朝看旭日东升,万物明朗,晚睹余晖袅袅,散落成绮,清心育苗,静观自然,是锻炼,是悟道,也是一种修身,岂不三全其美。(金鑫)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