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郑州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工作坚定稳妥、扎实有效,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成绩。
(一)一以贯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市纪委常委会领学促学作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和重要指示批示,纪委常委会会议第一重要议题集中学习2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23次,机关定期集中学习40次,带动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学出了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纯粹的忠诚、更加牢靠的担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自觉运用“五种学习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展推动村级权力有效监督等12项重点课题调研,强化成果运用,建立问题整改“六本台账”,查摆问题181个,已整改到位177个,解决了一批影响制约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交流思想、检视问题、深刻剖析,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明显提升。巩义市纪委监委机关被确定为郑州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示范点。推动政治监督常态长效。聚焦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及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部署加强政治监督,查处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件和问题,问责20人,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围绕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履行政治职责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解决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软化等突出问题。协助市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定、述职评议和廉政谈话,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贯彻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决策部署,督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带头解决文山会海、监督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起,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13人。
(二)推进监督第一职责具体化、常态化,切实提升监督的质量和效能。做实做细日常监督。聚焦“关键少数”,通过加大谈话函询和抽查核实力度、参加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督促巡视巡察整改、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稳步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畅通信访监督渠道;健全完善协作区制度,统筹联动市纪委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和镇(街道)纪(工)委等力量,凝聚监督合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379件,谈话函询34件。市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3份,回复党风廉政审核意见2764人次,更新全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3290人次,使监督更有针对性、更具时效性。持续聚焦作风监督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锲而不舍、持续发力、再创新绩”重要批示精神,紧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执行情况,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严肃查处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公车私用以及私车公养等问题,严肃查处规避重要节点、变通开支冲账、虚报账目套现等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起,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28人。有效监督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以高质量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紧盯“摘星夺旗创三宜”和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验等重点工作,开展全程监督,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督促推动“最多跑一次”,大力整治在联系服务群众和企业方面消极应付、生冷硬推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质询问政、实地督查,推动解决安置房项目进度慢、不动产权证办理难等一批问题,全年督促安置房项目竣工16个、回迁群众3789户,累计完成首次登记楼盘252栋、办证15679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督促处置各类市场主体投诉115起,帮助挽回经济损失1077万元。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向诬告陷害行为亮剑,为担当负责干部正名,推动形成激浊扬清、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化改革完善监督体系。完善派驻机构体制,健全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全市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200件,谈话函询15件,党纪政务处分15人。深化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出台工作规程和办法,切实提高了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督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细化小微权力清单,推动专责监督与民主监督贯通运用。全市村(居)务监委会督促村务公开事项625件,被采纳建议806条,纠正不合理村级事务193件。
(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提升。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决战年行动,严肃查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全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19起,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30人,先后公布两批专项治理成果,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统筹推动全市“8+1”专项整治工作,督促各单位找准切口、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做到整治过程让群众监督、整治效果让群众评判,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待。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坚持“打伞破网”与“拍蝇”相结合,推动“打伞”与“扫黑”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32起,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21人。集中解决信访举报突出问题。实行领导班子定期接访下访、专班包案、梳理排查、提级办理和及时反馈等举措,确保查清查透、案结事了、群众满意。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1184件、检举控告969件、初次举报685件,同比下降11.4%、51.9%、47.8%。
(四)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推动巡察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有机统一。高质量推进全覆盖。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围绕“四个落实”“三个聚焦”,对照党组织职责使命,加强政治监督,查找政治偏差。全年开展常规巡察3轮,覆盖党组织139个,发现并反馈问题事项576项,向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50件,六届市委巡察覆盖率达到51.8%。稳步推进巡察村(社区)工作。认真执行“七必访“,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巡察监督,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并推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年巡察136个村级党组织,督促立行立改各类民生问题 52件,及时上报部分镇村群众吃水难情况,市委将解决饮水问题列为2020年头号民生工程。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向市委提交专题报告,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农村民生工程投资无效、荒山林地违规发包等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召开巡察反馈约谈会议,约谈5个党委(党组)班子,督促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建立巡察整改监督机制,强化整改日常监督,形成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整改监督链条。全年开展3轮巡察整改专项督导,督促被巡察单位整改问题270个,完善制度机制12项,确保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
(五)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保持惩治高压态势。坚持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202件,党纪政务处分212人,采取留置措施17人,其中郑州市纪委指定管辖14人,移送检察机关12人、公安机关4人。市纪委监委自办和依据郑州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立案查处了郑州市兴港投资集团兴港置地公司原副总经理李楠、巩义市粘土矿原矿长翟绍儒、河洛镇金口村党支部原书记杜保森和村委会原主任贺保森等腐败案件,强化了不敢腐的震慑。持续深化以案促改。打通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教育整改等环节,督促案发单位、涉案单位、关联单位及时开展以案促改。全市筛选129件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整改,查纠问题2734个,排查风险点1161个,修订完善制度115个。持续加强警示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康百万庄园家风家训廉政内涵,打造郑州市廉政教育基地,让广大党员干部进基地、受教育、得启迪。讲好巩义反腐倡廉故事,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中纪委网站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0余篇。编发典型案例通报,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督促党员干部以案为鉴。开展“廉洁教育村村行”活动,涵养基层清风正气,培育良好社风民风。持续深化“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类施治,层层设防,做到贯通运用、相互转化。全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56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229人次、占比50.2%,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155人次、占比34.0%,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55人次,占比12.1%,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17人次、占比3.7%,既做到了抓早抓小、教育挽救大多数,又做到了高压惩治、底线常在、“后墙”不松。
(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强化政治统领。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专家授课、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党性修养,筑牢忠诚品格。坚持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严把政治审查关,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新进调整干部57名。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载体,开展支部书记公开述职、支部观摩评星定级、共享笔记等活动,制定模范机关建设规范,着力建设政治型、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廉洁型模范机关。聚焦能力提升。紧扣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应知应会、必知必会内容,集中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下发的示范课程光盘和讲义口袋书,建立干部挂联村(社区)和帮带制度,紧贴实战要求,强化纪法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信息化培训,下大气力补短板建机制强能力。深入开展“6-45+2”问题整改工作,着力解决措施使用、办案安全、案件质量、看护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成“走读式”谈话场所建设,实现了“双安全”“双零”目标;狠抓“铁案工程”建设,多层次开展案件质量集中评查,严格落实处分决定执行,做好申诉复查工作,案件质量显著提升。严格监督制约。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内控机制,认真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严格执行打听案情、干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等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更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把执纪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特约监察员制度,选聘17名特约监察员,自觉接受监督。坚持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召开系统内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督促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全市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6起,初核2人,谈话函询14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存量不小、增量还有发生,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四风”问题在一些部门还比较突出,正风肃纪反腐依然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有的纪检监察机构对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识不到位,思路举措还不够科学严密有效;一体推进“三不”“三转”不平衡不协调,依规依纪依法文明安全办案还存在薄弱环节;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创新监督不够,政治监督不聚焦不具体、日常监督方法不多效果不明显。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不足,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树得不牢。有的作风不实、律己不严。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纪检监察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十届省纪委五次全会、十一届郑州市纪委五次全会和六届市委八次、九次全会工作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助党委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宜”美丽新巩义提供坚强保障。
(一)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作为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认真执行纪委常委会第一重要议题制度,持续用好“五种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政治政策水平、攻坚克难能力,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修炼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高度自觉。突出抓好政治监督,增强落实“两个维护”的能力和效果。“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是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盯贯彻执行党章党规和宪法法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战略举措情况,紧盯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紧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督促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督促各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工作责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担当,着力解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实不力问题,督促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内心深处铸牢党的初心使命,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坚持完善强化党的领导,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保障中央、省委部署和郑州市委、巩义市委决策贯彻落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聚焦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问题,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倒逼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把公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高质量党内监督、监察监督,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一切阻碍国家制度贯彻执行、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错误行为。
(二)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决胜年行动。巩固深化决战年行动成果,着力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问题,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频繁填表报表、多头重复考核、加重基层负担问题,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占挪用扶贫资源问题,推动脱贫对象稳定脱贫、可持续增收。加强对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紧扣“深挖整治、长效常治”目标要求,强化与政法机关协调联动,重点对大案要案难案挂牌督办、联点包案,始终保持“打伞破网”凌厉攻势。坚持边打边治边建,深化以案促改,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斗争成果。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突出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深化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清除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根据不同领域和地域特点拓展专项整治工作,紧盯问题,强化机制,压实责任,标本兼治,推动整治工作常态长效。扎实开展信访举报突出问题整改集中攻坚。突出初访重访,压实主管单位党组织和主管部门领导责任。严格执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认真落实郑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千人进千村”走访活动要求,整治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处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进重复信访举报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纪检监察向基层延伸。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深化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监督能力,支持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有效发挥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廉洁公正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创新,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围绕做实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三项改革”。协助党委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重点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加强对镇(街道)纪(工)委和派出监察办公室的领导,主动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着力解决线索处置、立案查处、处分处理、干部提名考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围绕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进一步促进纪法双施双守。围绕持续提升派驻监督效能深化改革。持续完善派驻监督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强化做实“三个为主”,推进派驻机构与纪委监委机关、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巡察机构、镇(街道)纪(工)委之间的协同。围绕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深化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巡察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监督互动;强化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贯通融合、协同协调,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增强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
(四)发挥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作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做实做细日常监督长期监督。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严格规范工作程序,依规依纪依法行使职权,实现政治、纪法、社会效果相统一、最大化。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推行“看违纪情节、看危害程度、看时间节点、看动机原因、看认错态度、看一贯表现、看群众口碑”“七看”工作法,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开展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工作,严厉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干部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用好纪检监察建议这一有力武器,以纪法刚性约束推动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用好协作区联动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健全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加强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建立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全力保障市委决策落地落实。围绕贯彻落实六届市委九次全会精神,紧盯三年行动计划和“摘星夺旗创三宜”等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体验式监督”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把纪检监察监督力量沉下去,加强对各领域重要政策、重要任务推进情况和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督促推动政府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限权、依法履职,推进公正公平监管,创新优化政务服务。
(五)持续发力精准纠治“四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落实“五比五不比”工作要求,督促各级各单位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深化治理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拍脑袋决策、脱离实际、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敷衍塞责等问题;深化治理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化治理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工作过度留痕等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严防改头换面、明减暗增等新的形式主义产生。深入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坚持露头就打、深挖细查,严查享乐、奢靡问题,加大对“帮圈文化”“酒局文化”等问题的整治力度,防范查处不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支出变通下账、收送电子红包、分批异地操办酒席、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对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教育效果。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抓住普遍性问题和反复出现的问题,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完善细化开会发文、津贴补贴、公务差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境)等方面制度规定,列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负面清单,一件事情一件事情规范,健全纠治“四风”长效机制。用好“四风”问题监督举报平台,更好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让“四风”顽疾无处藏身。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深入开展昏官懒官庸官贪官“四官”问题集中整治,督促党员干部自查自纠、立行立改,破除特权思想和歪风陋习,培育公私分明、亲清分开、为民务实、尚简戒奢等新风正气,推动移风易俗、化风成俗。
(六)不断深化政治巡察,进一步发挥利剑作用。坚守政治定位。紧盯被巡察党组织职责使命,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政治功能、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推进有效覆盖。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和巡察“回头看”,突出重点、把握节点,有序有效推进巡察全覆盖。加大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力度,简化动员、反馈、整改等流程环节,探索群众易于接受、便于参与的有效做法,发现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难点问题。完善机制制度。建立巡察机构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推动落实支持配合责任。完善巡察整改报告审核机制、巡察整改监督机制,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全面整改,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加强整改日常监督,构建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整改监督链条,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敷衍整改的严肃问责。综合用好巡察成果,精准处置巡察移交线索,推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堵塞制度漏洞。
(七)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定不移推进标本兼治。突出惩治重点,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障碍的腐败问题从严查处,对主动投案者依规依纪依法从宽处理,对巨额行贿、多次行贿的严肃处置,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坚决查处各种风险尤其是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坚决惩治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行为,严肃查处国有企业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严肃查处征地拆迁、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营商环境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反腐败、毫不懈怠保安全,确保监督执纪执法办案“双零”“双安全”目标的实现。推动完善制度,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通过剖析案件查找管理漏洞、制度空隙、监督缺位,推动审批监管、执法司法、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监督制度建设,用严格执纪推动制度执行。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着力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砥砺初心使命,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以“三不”一体理念、思路和方法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逢案必改、因案制宜,推动以案促改从案发单位向关联单位、系统领域、全域延伸,持续深化“廉洁教育村村行”活动。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实同级同类干部的警示教育,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确保以案促改形成常态、取得长效。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依托康百万庄园郑州市廉政教育基地、巩义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等资源,引导党员干部培养修身律己、廉洁齐家的现代文明人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八)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突出抓好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锤炼对党忠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加强纪委常委会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制度意识、坚定制度自信、维护制度权威,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带好头。敢于善于斗争,坚决同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问题作斗争,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知重负重、苦干实干。突出抓好机关党的建设。进一步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分层分类健全组织功能,树牢鲜明导向,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加大干部培养教育管理和选拔任用力度,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完善纪检监察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动态更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研析不同岗位风险点,有针对性开展教育管理监督、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持续开展挂联村(社区)、选树先进典型、学习英模人物等活动,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关心关爱纪检监察干部,引导激励全系统安心专注、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突出抓好专业能力建设。围绕有效开展监督、精准执纪执法,持续推动“6-45+2”问题清单整改落实,重点在补齐短板弱项、巩固既有成果、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上下功夫。推动全员培训由全面覆盖向提升效能转变,由业务培训向实战训练拓展,由必知必会向融会贯通提升,全方位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打牢监督执纪执法的政治根基和业务功底。突出抓好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三转”,完善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巩固拓展制度建设全覆盖成果,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能力。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严格审查调查安全管理,做到公正文明执纪执法。创新纪委监委接受各方面监督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的作用,持续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检查,确保执纪执法权受监督、有约束。严格禁止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严肃查处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行为,坚决清除以权谋私、以权搞特殊、蜕化变质的害群之马,持续防治“灯下黑”,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