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新密,原密县,古密国!
新密古城始于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距今已有近1 400年的历史。
新密古城,建于洧水北岸,城址规模宏大,墙高壕深,气势宏伟,千年之前的神韵,氤氲古城千年之后的雄浑。
创建于隋代的古县衙,是国内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县级衙署,堪称“中国第一衙”。仪门前的莲池、大堂前的舆图,国内罕见;衙内监狱连续使用到2003年,创我国监狱使用时间之最,堪称世界奇迹。
公元1750年,乾隆与皇太后巡幸游嵩洛,观密处要地,特诏封密县县衙为五品。
“新密古县衙,一部官文化”。踏上1 400年前的幔地青砖,曾经威武的喊堂声,在古木掩映中,渗透出沾满铜绿的幽远……
公元1001年,奉宋真宗之诏并赐名而建的法海寺,气势恢弘,保存完好。寺内的石塔,是全国唯一一座通体石塔,塔身上镌刻着“妙法莲华经”一部,共七万余字,因此又名“妙法莲华经石塔”。地宫内出土的三彩舍利匣、舍利塔,器形典雅高贵,敷面华美艳丽,为惊世国宝,分别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
法海寺,古城地标,暮鼓晨钟,禅悟佛法无边的真谛。
建于明洪武四年的城隍庙,现存建筑90余间。集钟楼、鼓楼、乐楼于一体的戏楼为歇山式高台建筑,其“悬梁结构”堪称古建筑奇观!
始建于唐代的城门楼、元至正二年重修的文庙、清乾隆四十年所建的桧阳书院、以及各代所建的将军府、御史第、进士院、过街牌楼等二百余处建筑,无不体现出古城建筑艺术之妩媚!
走在古城,仿佛走入繁花似锦的盛唐,沐浴着宋时的细雨,吹拂着元朝的清风,仰望明时的皓月,俯视清代的遗存,历史的旖旎和神韵早已融化在古城的灵魂中,随手拾一块残砖砾瓦,都能感觉到历史的凝重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