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古县衙楹联赏析
――国法凛凛扬人间正气 人情熙熙伸黔首冤屈
旧时的大堂是要求官员秉公执法的地方,也是最容易造成冤案的地方。封建社会的法律虽然有其局限的一面,但为了维护其社会秩序的需要,多数内容还是惩恶扬善的,关键是执法的人能否公平公正执法。
对于一个县来说,这个执法权就掌握在县令手里。凛凛,是严厉、令人害怕敬畏的意思。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有两大特点:一是公平,二是严厉。汉字的“法”字虽经简化,却仍然保留着初创时的字义,左边的三点水,表示法律像水一样公平,不可有少许倾斜;右边的去字,表示如有不公平的地方,就要将其铲除去掉。著名的《拿破仑法典》的封面上,印有天平和宝剑两样东西,也是要表示法律的这个特性。旧时大堂县令座椅的后上方往往有一个“正大光明”的匾额,那就是对官员秉公执法的要求,或者说是官员的座右铭。因为一个地方的官员秉公执法了,这个地方才有正气可言。
下联中对“人情熙熙”要有正确理解。“熙熙”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多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在很多人面前怎样讲人情?首先,要把所有的人都要当成人来看待,因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他自身的权利,就是人权。人权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谁的官职高,钱多,谁拥有的权利就多一些。“黔首”指老百姓,古代有官职的人才允许戴帽子,而且官职高低在帽子上也有区别,没有官职但有学问的人可戴头巾,诸葛亮戴的纶巾就是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一般百姓是不准随便戴的,夏天就光头,叫平头百姓,冬天防冷就用一块黑布包住头,称黔首。老百姓的权利总是难以得到保护,打官司时最容易被冤屈。这下联的意思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官员能不让一个老百姓蒙受冤屈,就是最好的人情,因为“自己也是百姓”啊!讲人情,就是同情弱者,替弱势群体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