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一抹亮色
来源:新密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18-09-27 00:00:00
字体大小:【
分享

        新编历史剧《春秋相国》唱响了郑州,也让子产这位改革者以艺术的形式洗涤着每一位党员干部。他励精图治,他清正廉洁,他爱民如子,他不畏生死,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溱洧之地他留下了一抹精神的亮色。
        《春秋相国》剧是新密市纪委监委在郑州市纪委监委和新密市委领导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让党员干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坚定文化自信创作编排的剧目,编剧王明山。说的是春秋时期,郑国卿相郑子产不畏生死,推行“田洫”改革的故事,留下了宝贵的治国理政思想。
        该剧第一次在新密影剧院演出时,我就有幸观看了。及至在郑州电视台上再次收看,相国的故事一直弥漫思绪。主人公郑子产演绎“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英雄主义精神、即便蒙冤入狱仍高怀“内乱外患”的爱国情怀,以及“弱国无权就挨锤”的真知灼见等,深深地定格在心中。翻开《史记》,历史上真实的子产更见高义。春秋争霸,作为弱邦郑国兵祸连结。子产在子皮的推荐下,挺身而出,以改革家的勇气傲然潮头,他封田洫、作丘赋、保乡校、铸刑鼎,行四善,不负春秋相国;他知礼、惠民、多知、恭行,拥四品,无悔郑人君子。改革没有一帆风顺的。子产为政,也有人骂,唱着歌词编排他,但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只当是落了一身秋风,落多了就抖抖身子。
        穿过二千年的岁月,在新密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上,我嗅闻到了泥土的芬芳,他的思想和智慧仍然穿越时空熠慴生辉。我看到了他“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管理韬略,领悟到他“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的深刻道理,学到了他“知人善任、以人为本”的民本理念,记下了他“身体力行、以德为先”的实干作风,也羡慕他“智勇双全、内外兼备”的卓越才能。子产辅政二十余年,国泰民安,子产死,郑民尽哀。家中因为没有钱财为他办丧事,老百姓纷纷捐献珠宝玉器殉葬,因其家人不收,就扔到了其封邑的河里,郑州市金水河由此得名。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我们更要学习他为政清廉、克己奉公的高风亮节以及宽广豁达的胸襟。
        人生是应该有些使命感的,让生命多一道抹不去的亮色。这让我想到该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叫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分别叫性命和生命;而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比前者多了一个使命。每个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是活得有意义还是过得很平庸,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子产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卓越。他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赋予生命至高无上的责任,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和神圣的使命。没有使命,再优秀的生命,也走不出人生的精彩,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人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去践行自己的使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春秋相国》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的欣赏,更有做人做事的思考。难怪在郑州演出后会好评如潮,在省城刮起一阵“子产风”,迸发出强烈的“震撼感”。不由肃然,纪委监委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教育引导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地干事创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真是用心良苦哇。
        春秋作为历史,尘封于册,但我们人生的春秋还在续写,该如何写出我们共产党人的使命,给我们的生命里留下一个远源流长的金水河,在岁月的阳光下闪耀出生命中最高贵的亮色,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新密市公安局  魏锦池)

【关闭窗口】 【打印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