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纪委监委网站报道了我市集中整治工作做法,现予以全文转发。
监督推动物业优服务 群众解“心结”
日前,新郑市康桥那云溪小区公示了2025年上半年度小区公共收益收支情况,不少小区业主围在公示栏前仔细阅读。“现在小区的收益情况都会贴在公示栏了,收支多少一目了然,我们业主也更放心了。”小区业主刘先生说道。
此前,新郑市纪委监委深入此小区开展监督走访时发现,业主普遍反映物业公司存在履约不到位、公共收益长期未公示等问题。随即市纪委监委会同市住建局核实情况,对物业公司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督促及时公开公共收益情况,解开了困扰小区业主多时的“心结”。
“小物业”连着“大民生”。今年以来,新郑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物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监督,靶向发力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有效解决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乱收费、侵占业主公共收益、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新郑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深入辖区内多个居民小区通过查看物业服务台账、问题投诉记录等,开展“跟进式”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督办提醒等方式,督促住建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住宅小区开展类似问题排查,推动整改整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截至目前,共发现收费管理、服务质量等各类问题376个,推动整改324个。
小区公共收益关系业主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针对部分小区公共收益不透明问题,新郑市纪委监委压实市住建局主管监管责任,严格规范小区公共收益账户设置,引导开设银行专户,建立“阳光账本”,并围绕公开公示等情况开展监督。目前,已有73个住宅小区完成公示,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郑州智慧物业平台,累计规范金额164万余元。
此外,新郑市纪委监委还积极拓宽问题线索举报渠道,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贪污侵占物业管理费、违规收受物业企业好处费等违纪违法问题,督促职能部门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居民通过“街道物业办热线”“智慧社区平台”等途径反映问题,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业主参与、纪委监督的多维共治格局,真正让群众在专项整治中见成效、得实惠。
物业管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新郑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严查乱象,推动完善物业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