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对政策理解不透才犯了错误,现在回想起来特别后悔,也希望大家以我为鉴……”近日,在大冶镇召开的一场警示教育大会上,因惠农补贴发放失误受到处分的村干部张某神情懊悔、言辞恳切地自我反省道。
此前,镇纪委在案件办理中发现,部分村干部对惠农补贴政策掌握不足、理解偏差,致使补贴发给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相关责任人已被严肃处理。
惠农补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每笔资金都承载着群众期盼,必须做到精准无误、应发尽发。针对上述问题,镇纪委迅速行动,经过充分调研,征求农业农村、财政等职能部门意见,研究制定《大冶镇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整改方案》,明确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等重点整治内容,细化申报审核、资金拨付等核查重点,通过深入村组农户核查补贴面积、身份信息,对惠农补贴发放情况进行“回头看”,以“监督+核查”双轮驱动,深入挖掘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确保资金监管全链条闭环。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镇纪委对整改中发现的履职不力问题一查到底,对审核把关不严、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未按要求公示等问题严肃问责。截至目前,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个,完善相关制度6项,给予政务处分1人,责令4名村委干部作出书面检讨。
为从根源上消除风险隐患,镇纪委一方面联合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惠农补贴“强基赋能”专项培训,围绕政策法规解读、申报流程规范、常见问题处置等内容,邀请业务骨干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交流等方式为全镇68名村干部“充电蓄能”;另一方面强化警示教育,选取典型案例在涉事村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推动全镇村干部绷紧纪律之弦,扛起为民之责。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惠农补贴申报、审核、发放全流程,持续擦亮‘监督探头’,做到环环有监管,步步有留痕,切实守护好农民群众‘钱袋子’。”镇纪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