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私车公养,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拿公车的加油卡往自己私家车里加油。但是,随着近年来对于公车油卡的管控越来越严,拿着公车油卡给私家车加油现象得到了根本遏制。然而,有些人自作聪明当起了“油耗子”。
我们派驻市住建局纪检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个单位出现了1张加油卡两日内连续加油和同日内多次加油的情况,疑似存在私车公养的问题。我马上向组长进行了报告,经分析研判,决定对该单位进行函询。果不其然,在函询报告中该单位如实说明了具体情况。原来,该单位郑某、刘某、侯某等3人在驾驶本单位工具车外出维修期间,先将工具车油箱加满,随后开到较为偏僻处,把工具车里的油通过导油管抽到自己私家车的油箱里,以达到“私车公养”的目的。为了不被发现,他们还自作聪明只抽一大部分,留一小部分以掩人耳目。如,油箱里大概有200块钱的油,他们会抽出来大约150块的,留50块的,表面上车辆还能正常使用,但很快又需要加油,用车辆“油耗大”瞒天过海。然而,我们通过审核他们单位的公车加油表,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经批评教育,三人认识到了自身错误,主动将侵占的700余元油钱全部上交。为了警示他人,我们对其进行了公开通报批评,该单位因管理存在漏洞被责令进行整改,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作为派驻纪检组工作人员,如果只是看文件、查资料浮在表面,什么问题都发现不了,监督也必然流于形式。通过该案件,我深感“世事洞明皆学问”,监督只有往实处做、向深里抓,才能真正发挥派驻组的“探头”作用。
(驻市住建局纪检组 刘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