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洧秋波、高台融春,一个个诗意名字的背后,是新郑市双洎河沿岸的一处处生态美景。河水清澈,两岸高楼、绿树相映成趣。这正是新郑市水利局落实市委巡察整改要求,不懈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推动水系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
水是城市的灵魂。新郑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境内共有双洎河、黄水河、潩水河、暖泉河、潮河、莲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8条主要河流,南水北调干渠穿境而过,推进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等综合整治是新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3月1日,新郑召开全市巡察工作会议暨六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安排部署对水利局等单位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巡察,强调要聚焦被巡察单位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偏差,切实做好整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巡察是手段,关键在整改。市委巡察机构狠抓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水系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践,以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等着力点,压实被巡察单位整改责任,全面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潮河河体内存在排水沉淀池,桥栏、护坡有破损现象,未达到治理目标要求;双洎河南关桥至铁路桥段、黄水河玉前路桥至任庄坝防汛道路清淤项目等均未见研究过程;巡河效果不明显,过多关注防汛,对“四乱”问题关注的少……”市委第二巡察组严格落实巡察“双反馈”制度,向被巡察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反馈意见,不断增强反馈的严肃性、权威性。此外,巡察组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不同性质建立问题台账,采取“一对一”对账销号的方式,督促被巡察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详细整改措施、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进一步压实巡察整改责任,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落细。
压力倒逼整改,责任催生效应。目前,在巡察的推动下,市水利局自觉把贯彻落实巡察反馈意见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现代水网建设,打造精品水利工程,加强水生态保护治理,筑牢生态环境屏障,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巡察就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发现问题,抓好整改,充分发挥巡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新郑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姚志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巡察整改常态化,做好巡察监督的“后半篇文章”,用巡察“利剑”为人民群众守护绿水青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新郑这座美丽的城市将会以水为媒,更加生机盎然,润泽滋养人民,展示黄帝故里人水和谐的崭新形象。
来源: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