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荥阳市纪委监委知责而担、知重而行,在如何有效提升“放”的含金量、增强“管”的有效性、提高“服”的满意度上做足功夫,以能动履职的实际质效,擦亮城市品牌名片,绘就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优化新画卷。
围绕“营商”促“赢商”目标打“底色”,强化监督,打造优质高效的惠商留商环境
党中央有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有行动。2023年,荥阳市纪委监委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作为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力监督,坚决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对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严查严办、一查到底,全年办理问题线索8个,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3人,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份,印发典型案例通报3期;扎实推进行政案件治理,对2022年以来全市94起案件进行一案一表一认定,通报批评败诉责任单位17家;围绕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等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整治执法不规范等问题,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三个一批”综合考核位居郑州六县(市)前列,“放管服”改革成效始终处于河南省第一方阵。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这一年,荥阳市163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办”, 51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420项事项“自助办”,100个事项“跨省通办”,50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117条惠企惠民政策平台兑付。全流程审批时间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建设项目压缩至4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一般工业项目压缩至19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压缩至10.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小型仓储项目压缩至5.5个工作日。“分阶段审批”施工许可实现项目开工时间提前90天以上……这一个个数字后面,无不彰显着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担当。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这一年,荥阳市新增市场主体1.26万户,268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4.6亿元,央企一级子公司中信机电华普新材料等48个项目签约落地,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等项目加快推进。呈现来荥留荥企业多、项目开复工快、组织调度强、建设速度进一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秉承“服商”促“安商”理念添“成色”,健全机制,构造支持有力的暖商重商体系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如何第一时间聆听企业的需求和诉求?市纪委监委从群众感受出发,创新制定“嵌入式+下沉式”监督机制,在市政服务大厅设立纪委监委“办不成事”监督专区,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到专区值班,为企业群众“站台”,“面对面”接收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高效解决群众办理房产业务时数据异常、通往大厅公交线路少群众交通不便、设立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专区等15项疑难复杂问题。
为丰富监督形式,结合全市纪律作风集中整治活动,设立“码上监督”平台,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处张贴“码上监督”二维码,让意见建议通过微信公众号“一键直达”,有效拓宽企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整治纪律不严问题80个、作风不实问题112个、效率不高问题12个,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满意度。
除了强有力监督外,市纪委监委还以小切口破题,着眼企业视角,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服务企业“观测员”制度,甄选150家企业,由纪委监委科级干部“一对一”定点联系、靠前观测走访,协调办理各类问题建议140个。 开展“千家企业评部门”活动,选取与企业群众联系密切的38个单位50个重点部门作为评议对象,全年组织企业群众评议3次,对评议靠后整改问题较慢的单位进行约谈,有力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效。
此外,市纪委监委把助企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监督的重中之重,紧盯省市出台的5份助企惠企文件及2022年专项监督问题落实情况,成立5个督导组,对8个重点单位进行督导调研,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10个,协调发放5家企业就业补贴7000元及单位社会保险补贴16.45万元,强力震慑保障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落稳落好。
瞄钉“清商”促“亲商”高度显“本色”,正风肃纪,营造清正廉洁的爱商护商氛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市纪委监委带着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探头”作用,逆向监督查找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通过增强“室组地”联动配合力度,对市场监督、应急、生态环保等12个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梳理2021年以来涉企行政处罚1530件、涉企行政许可22033件、其他行政执法行为536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当面反馈,督促整改、完善制度,有效破除优化营商环境“中梗阻”。
坚决处置妨碍人民群众利益的“绊脚石”。深入开展养老社保、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9大领域19个方面牵头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情况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6个,梳理问题线索7条,让人民群众真真正正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在认真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督促司法部门实施“驻站式”执法监督,选取人社局、交通局等17个重点领域执法机关,对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发现普遍或个案执法问题140余个,制定针对性整改举措28项,及时督促执法机关予以整改,有力发挥联合执纪效能,让影响营商环境现象“无处遁形”。
另外,为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市纪委监委专题策划“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谈举措”专栏报道,在“清风荥阳”推广住建局、政务服务中心等8家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探索做法,引领全市各单位找准重心、学习提升。
同时,为把监督触角延伸到优化营商环境最前沿,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市纪委监委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规范,深入开展重点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选取69个村(社区)作为提级监督示范点,健全完善纪检监察与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联动会商工作机制,公开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惠民资金发放等数据355万条,筛查有效预警信息865条,追回惠民资金52.18万元,有力推动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工作人员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在新的赶考路上,荥阳市纪委监委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勇担使命、忠诚履职,持续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领域、重点事和重点人,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推动惠企政策落实、革除作风顽疾、清除行业乱象,全力为荥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清障开路。(党风政风监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