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前后,中原区纪委监委以重要时间节点督查为契机,汇总了本区范围内机关单位存在的各类问题,其中,工作作风问题在所督查的70多家单位不同程度存在:上下班迟到早退,上班期间闲聊、无所事事,办公桌上放有零食,办公期间抠手机,更甚者戴上耳机刷电视剧,工作人员各办公室之间来回闲逛,面对来办事的群众想尽办法踢皮球······
今年以来,在区纪委监委收到的信访举报各类案件中,举报党员干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作为案件持续增多。纪委监委在狠“抓老虎”“打苍蝇”的同时,不该把党员干部工作作风问题放在后面,相反,工作作风正是一个党员干部价值观是否正确、一个单位是否有公信力的体现。
党的工作作风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商量办事的作风。作风素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下。无论在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都十分注意工作作风建设。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四个多样化”的日益深化、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上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追逐名利。新时期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
事实上,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复杂严峻的局势,纪检监察干部时刻要紧盯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铺好“监督网”,架好“瞄准镜”,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监督单位内干部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尤其各派驻纪检组要充分发挥纪律监督的“探头”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违纪问题的发生。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明白自身发挥的是“七分医生,三分警察”的作用,而医生也更多的是“保健医生”,防止“生病”,在出现一些未能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进行责任追究的时候充当“警察”的角色。各级纪委监委需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持续加大对“四风”问题的查处力度,严肃执纪问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有力震慑,持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有效完成纪检监察工作。